2025年盛夏,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j9九游会十周年,这项起源于2015年的赛事,从最初仅有数百人参与的业余比赛,发展成为如今覆盖全国、年度参与人数突破万人的大型击剑盛会,十年间,它不仅见证了中国击剑运动的蓬勃发展,更承载了无数击剑爱好者的梦想与成长。
回顾2015年首届比赛,联赛仅在北京、上海等少数城市设立分站赛,参赛选手不足800人,当时中国击剑运动尚处于复苏阶段,专业队伍不多,民间俱乐部更是九游会中国凤毛麟角,联赛创始人张健回忆:"我们最初的目标很简单,就是为业余击剑爱好者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。"
十年过去,联赛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全国八大分站赛、年度总决赛的成熟赛事体系,2024-2025赛季,参赛人数首次突破1.2万人,创造了亚洲击剑俱乐部赛事的新纪录,赛事项目也从最初的重剑、花剑两个剑种,扩展到现在包含佩剑在内的全部三个剑种,并增设了U8至45+以上七个年龄组别。

技术层面,联赛引入了电子裁判系统、实时数据分析和视频回放技术,2023年开始,赛事还实现了5G网络全覆盖,观众可通过多角度高清直播观看比赛,这些 technological 创新大大提升了赛事的专业性和观赏性。
26岁的李梦瑶是联赛十年发展的亲历者,2015年,16岁的她第一次站在联赛赛场上时,还是一名刚接触击剑不久的高中生。"当时我连正规的击剑服都没有,借了老师的衣服参加比赛,第一轮就被淘汰了。"回忆往事,她不禁莞尔。
十年间,李梦瑶参加了全部十届联赛,从最初的一轮游,到后来屡次站上领奖台,再到2023年夺得女子花剑成人组冠军,她与联赛共同成长。"联赛就像一面镜子,照见了我的进步,每次比赛后,我都会研究对手的技术特点,找出自己的不足。"她已经成为一名击剑教练,带领自己的学生参加联赛。
像李梦瑶这样的故事在联赛中不胜枚举,据统计,十年来有超过5万名选手参加过联赛,其中许多人从参赛者转变为击剑教练、裁判甚至俱乐部创始人,形成了良性的击剑人才培养生态。

联赛的持续举办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击剑俱乐部的发展,北京锐剑俱乐部创始人王教练告诉记者:"十年前,全国专业击剑俱乐部不到50家,现在已经超过500家,联赛为我们提供了稳定的竞赛平台和曝光机会,帮助俱乐部吸引更多学员。"
商业价值也随之提升,2015年,联赛几乎没有商业赞助,全靠组织者自筹资金,联赛已经吸引了体育装备、运动饮料和汽车等多个行业的赞助商,总赞助金额超过千万级别,这种商业化运作不仅保证了联赛的可持续发展,也为参赛选手提供了更好的比赛条件和奖金激励。
更重要的是,联赛建立了业余击剑运动员的等级认证体系,通过与亚洲击剑联合会的合作,联赛成绩可以作为业余选手评级的重要依据,这为中国击剑运动的人才储备提供了规范化路径。
站在十周年的新起点,联赛组织者已经制定了新的发展蓝图,2025-2026赛季,联赛计划增设港澳台地区分站赛,并邀请东南亚国家的俱乐部参加,进一步提升赛事的国际影响力。
青少年发展将成为未来重点,联赛秘书长陈明透露:"我们将推出'青少年击剑发展计划',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青少年提供装备支持和专业培训,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触这项运动。"
数字化变革也将继续深化,联盟正在开发专用的比赛APP,集成报名、赛程查询、实时比分和技术统计等功能,为选手和观众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体验,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正在测试中,未来观众或许可以通过VR设备"亲临"比赛现场。
十年联赛,超越的不仅是比赛规模,更是体育精神的内涵拓展,联赛特别设立了"体育精神奖",表彰那些在比赛中展现公平竞赛、尊重对手和永不放弃精神的选手,许多家长表示,孩子通过参加联赛,不仅提高了击剑技术,更学会了如何面对胜利与失败。
联赛还积极开展公益活动,组织优秀选手走进社区和学校,举办公开课和体验活动,过去三年中,这样的活动已经举办了超过200场,让近万名青少年第一次拿起剑,感受击剑的魅力。
中国击剑协会主席王伟评价:"俱乐部联赛填补了专业赛事与大众参与之间的空白,形成了多层次、全覆盖的赛事体系,它不仅是培养人才的摇篮,更是推广击剑文化的重要平台。"
十年磨一剑,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用十年时间,书写了一个从无到有、从弱到强的成长故事,在这个故事中,有组织者的坚持、选手的汗水、教练的心血,以及无数击剑爱好者的热情支持,这个故事还将继续书写下去,随着每一剑刺出,每一次交锋,每个人都在与联赛一起,向着更高的目标成长。